文/圖本報記者 王景蘭
提起盧魯英,也許大家并不熟悉,但說到北方駕校,伊犁百姓并不陌生。這個遍布州直各縣市的駕校自2007年創辦以來,已成為伊犁最大的駕駛培訓基地,訓練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,而盧魯英便是這個基地的開拓者和決策者。
3月2日,記者約訪了盧魯英。低調內斂是記者對他最直觀的印象。雖來疆20余年,但他鄉音未改,言語之間仍夾雜著一些山東老家話。盧魯英擁有多重身份,除北方駕校校長、法人、董事長外,他還是自治州政協委員,自治區駕協常委、副秘書長,州工商聯(總商會)副主席。
殊不知,這個大家眼中的成功企業家其實是武術教練出身。從武術教練到集團董事長的華麗轉身,盧魯英用了16年。
年少時的“俠客”夢
盧魯英1972年出生于山東菏澤一個農民家庭,那時在被譽為“中國武術之鄉”的菏澤,村村有拳場,尚武成風。盧魯英6歲時被父母送去上體校,由于身體素質 好且有習武天賦,13歲時被教練推薦到河南少林寺深造,這一去就是7年。進入嵩山少林武術體校后,盧魯英經常去少林寺觀看武僧們練功,看到他們練功時的堅 毅剛強、打坐時的從容淡定,盧魯英幼時“行俠仗義”的夢想更加堅定,也更加勤奮地練功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盧魯英發現體校后山上有個平臺,四周有許多柏樹,在那里練功不僅隱蔽而且安靜,從此他便把那當成私下練功的“秘密花園”。每天學校熄燈 后,他便悄悄翻墻到那里練功。雖然很苦,但也磨礪出他剛毅執著的品格,正如他所說:“人一旦有了追求,就無所畏懼了。”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盧魯英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選入學校代表隊,不僅免去了學費,每月還有30元的生活補貼,最后兩年學校減免了他所有的費用。1990年,盧 魯英以驕人的成績榮獲首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散打擂臺賽56公斤級冠軍,隨后又多次榮獲省內外冠軍、河南省“十佳運動員”等榮譽。
追夢新疆育桃李
1991年,盧魯英出師后應邀到新疆體委當教練,兩年后又去北京體育學院武術系進修學習,畢業后擔任阿勒泰業余體校武術總教練。2000年,他創辦了少林 武術體校,隨后開設了文化課,并于2004年更名為阿勒泰地區龍騰私立中學,成為以中小學文化教育為主、以武術培訓為特色的文武專修學校。
為將學校辦好,盧魯英報考了北京民族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函授,并不惜重金從山東省聘請了幾十名優秀教師來校任教。辦學的6年間在校學生有千余名,成為阿勒泰 地區最大的民營學校,盧魯英也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期間,盧魯英在學校收養了30余名孤兒,免除他們的學費,逢年過節將他們接到家中居住,妻子張愛蘭將 他們視為己出,為他們洗衣做飯,讓孩子們感受家的溫暖。
遠見卓識辦駕校
2006年,由于國家教育體制改革,盧魯英創辦的民營學校舉步維艱,最終他不得不放棄悉心經營了6年的學校。雖然事業遭到沉重打擊,但盧魯英并沒有灰心, 當年底他應朋友之邀來伊寧市考察,意識到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私家車會越來越多,自己又有多年的辦校經驗,相較從事學歷教育而言,職業培 訓更駕輕就熟,當下他便決定來伊寧市創辦駕校。
萬事開頭難。2007年北方駕校成立之初,人才缺乏,資金困難,盧魯英變賣了阿勒泰的產業、房子,投入到北方駕校的發展建設中。他還帶領學校高管多次去烏 魯木齊、內地考察取經。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,北方駕校在伊犁逐漸打響知名度,并成為擁有十余所駕校的駕校集團。目前,北方駕校集團還將觸角伸向烏魯木齊。
采訪結束時,盧魯英表示,自己現今的目標是盡己之力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。他口中的“社會效益”便是他所熱衷的慈善事業。自2007年到伊寧市創業以來,他 傾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,每年隨工商聯、團委等幫助、慰問貧困戶,為他們捐資捐物,并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上學,協助社區開設愛心超市,多次對轄區下崗職工及 困難群眾成本價培訓。
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