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寧晉歷史上就是武術之鄉,不說其它的地方,就是我的家鄉大北蘇村,在我上小學的年代,每每吃過晚飯,男男女女的同學、伙伴,就到村里的武術世家張之蘭家,操刀舞棍,夏練三伏,冬練三九的學習武術。
不過,我們老家從來不把武術叫武術,而是叫玩拳。記得小時候和同學打架,平時比較文靜的我,上去就把一個很霸道的同學踢倒在地,引起女同學們的一陣唏噓:好家伙哎,言還會玩拳。
最近和《霍元甲》里陳真的扮演者梁小龍相見,我第一句話就是“陳真老師,我從來沒有追過星,但我卻一直是你的粉絲,就是你,讓我懷揣了一個武俠夢,從而四處拜師學習武術?!?br />

是啊,當時的夢想可以用大把的時光放飛的,因此自己不但去柏房懇求人家教我迷蹤拳,還跑到無極縣學習半截拳,后來又去趙縣南王村拜任一位隨手拳大師做干爹。
因為離開老家21年,所以多老家的武術根源模糊不清,直到最近才從《寧晉縣志》《寧晉人在四方》《家園筆影》等史志及其它方面資料上,才了解到源遠流長的寧晉武術。

據《隨手拳師乘傳遞表》記載,張三豐創始的隨手拳第十五代祖師董老風為寧晉邸梁莊人,傳承至第十八代、寧晉縣東汪村人張振邦時,這個號老懷的先生,因躲避仇人尋釁,帶三子二女落戶隆堯東良村。為生計所迫,用小推車馱著行李、帶著全家,打拳賣藝、保鏢護院養家糊口。走鏢時在山東臨清喇嘛廟跟一和尚學得十蹚彈腿,從此隨手門又加腿法,南拳北腿就從當時開始盛行。

《寧晉人在四方》刊載:因善于射箭而名載《列子》紀昌故里——紀昌莊村,有一名叫做溫志超的中學體育教師,6年內竟然奪取全國及省級武術冠軍21個;2008年10月,他在全國第六屆農民運動會武術比賽中,一人獨攬醉劍、通臂拳兩項冠軍;尤其在2009年8月首屆中華武術大賽中,溫志超以大賽形象大使參加比賽,一舉囊括長拳、槍術、對練、南刀4枚金牌。
我愛寧晉,因為寧晉是我的家鄉!我愛家鄉,因為家鄉是我的根。
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