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》?!兑庖姟分刑貏e指出,要“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”“認真梳理武術、摔跤、棋類、射藝、龍舟、毽球、五禽操、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”?!笆澜绯绷?,浩浩蕩蕩,順之則昌,逆之則亡”!新的歷史機遇已經到來,武術大發展、大變革已經迫在眉睫。
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黃康輝教授
武術文化的繁榮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要求,將武術事業的發展與滿足人民群眾對“美好生活”的向往緊密結合起來,通過深入挖掘中華武術精神,大力弘揚武術文化,為人民群眾實現健康發展、增強身體素質、提高生活質量、“武裝”精神境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切實的幫助。為此,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第一,大力弘揚中華武術精神。深入挖掘中華武術精神,明確中華武術精神的內涵與外延,充分發揮武術在“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”方面的引領作用,凸顯武術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。精心發展學校武術教育,注重建設貫通性的武術課程、構建科學化的練習體系、確定合理的考核標準,鼓勵將武術列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必選科目和必考范圍,促使武術在“體教融合”的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、產生重要影響、催生重要價值。
第二,傳承中華武術精神。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武術項目的繼承與保護,注重對地區、地域特色武術項目的歷史發掘與研究,特別關注杰出歷史人物武術思想與武術事跡的整理與研究,構建起武術文化歷史傳承的明確譜系和具體過程,將武術精神的發展與傳播進一步落實到點(武術人物)、具體到線(時間軌跡)、延伸到面(空間軌跡)。開展武術文物、檔案、文獻等普查、收集、整理、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。開展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,推動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。
第三,推動傳統武術項目發展。挖掘、整理好武術項目特色、武德精神和武術禮儀,形成武術界的普遍共識,提供對外宣傳的統一范本。處理好武術傳統精神與當今時代精神的關系,注重發揮好武術對外的傳播功能,自覺擔負起“講好中國故事”的重任,同時也要講好以武術人為主題的武術故事,樹立練武模范,培養具有良好技術能力和道德素養的武術明星,為武術運動員和武術從業人員提供長期的職業發展通道,促進武術行業內人員的良性流動,鼓勵他們將武術與公益事業結合起來,促進武術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正面傳播,建立獎勵機制。
第四,豐富武術文化產品。實施武術文化創新精品工程,創作既具有武術特色,又能夠反映時代特色的武術文化產品,積極探索武術與新媒體、新技術的結合模式,鼓勵開展武術影視、武術音樂、武術攝影、武術動漫等方面的展示和評選活動。積極探索武術文化傳播人才的培養模式,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武術賽事講解人才,注重用生動、專業、接地氣的方式向大眾推廣武術文化。加強武術文化產品的定向研發工作,結合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兩大戰略,分別構建兩種不同類別的武術文化,增強武術產品供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。
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